目前分類:牙齒問題 (1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牙齒變黃是許多愛美女性的困擾,常常已經認真刷牙,或者已經挑選好的牙膏,牙齒變黃依然發生。尤其碰到拍婚紗、攝影、職場需求更是會覺得難為情。人與人相處可能最先注意到對方展露的笑容。因此,保持牙齒沒有汙漬、美白亮麗,是讓自己自信的關鍵。這常常發生在生活現實裡,別讓元凶默默偷走你牙齒的白皙。

牙齒變黃的原因有哪些

年齡增長:由於年紀慢慢增加,跟身體其他器官一樣,牙齒健康情況也會隨著改變。琺瑯質是牙齒的保護層,質地堅硬,隨著年齡增加,它也愈來愈薄,容易顯露出象牙質偏黃的顏色。食物:含有鮮明顏色的食物,如:糖果、冰淇淋、水果等,長久下來會在牙齒留下汙漬。如果大量食用藍莓、蘋果或馬鈴薯,也會造成牙齒變成黃色。有些調味料,如:番茄醬、咖哩與一些佐料醬汁,也可能會在牙齒上留下一些汙漬。

飲料:咖啡、茶、酒精和可樂,這些酸性成分、單寧含量很高的飲料,會侵蝕牙齒琺瑯質。保護牙齒的最好方法是,避免飲用清涼飲料,並減少飲酒量。

抽菸:抽菸不只傷害您的肺部,也會影響牙齒;對有抽菸的人而言,可以容易看到牙齒上的黃色汙漬。因此,為了長期健康與美麗外觀著想,戒菸是最好做法。

疾病:有些需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的疾病,會因為治療過程而使牙齒表面(琺瑯質),或部分琺瑯質受到影響,這樣會導致牙齒產生汙漬,與其他牙齒方面的問題。此外,懷孕女性如果受到感染,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牙齒有汙漬。當懷孕的準媽媽因為治療感染,必需服用四環素、米諾四環素 (Minocycline)等藥物時,嬰兒的琺瑯質可能會受到影響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長智齒症狀有哪些狀況是我們該注意的!長智齒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,大家都很恐懼長智齒,認為長智齒會影響口腔健康,拔智齒又十分痛苦。其實大部分人都一開始不知道自己長智齒了,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?

長智齒症狀-認識智齒

長智齒症狀多發生在口腔衛生不良和身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,下頜智齒比上頜智齒容易發生。起病時感到牙齦疼痛,下頜智齒靠近咽部,智齒冠周炎的表現可以有咽喉痛、張口困難的智齒冠周炎的症狀,會影響說話和進食。長智齒會有什麼狀況發生,長智齒會產生牙齒撞擊造成疼痛,或下顎僵硬。觸摸或刷牙時,易引起疼痛或刺激、牙齦受感染,並引起疼痛、牙齒擁擠。如果缺乏清潔,則會導致蛀牙或牙齦疾病。

長智齒症狀-長智齒會痛?

長智齒不是每個人都會痛!智齒就像一座火山,有些人是死火山乖乖穩穩的不痛,也不影響牙齒排列不過有些人的智齒是一顆活火山,突然就噴發了。大家知道智齒為什麼會突然就痛了起來嗎?

1️智齒長歪為阻生齒或異位智齒,導致上下左右牙齒咬合時互相錯咬(咬合不正確)

2️ 身體抵抗力下降時,導致牙齦急性發炎與腫痛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雖然植牙後保養是漫長植牙流程中的末段,但卻是不能忽視的步驟。人要保養、機器要保養,所以植牙後的牙齒當然也一定需要保養。植完牙後,是不是也能夠從此就過著想吃就吃的無憂無慮的日子?這是每位植牙人心中所希望的,把假牙裝入口腔內的那一刻,是希望能夠獲得可好好使用長久的植牙,但有時事與願違,不是所有的植牙都能夠陪主人走到最後的日子。

植牙後保養-回診檢查

一般我們植牙完成後,患者一定要有回診規劃,剛開始都是以三個月來做追蹤。第一年最好每三個月時間就回診一次,如果狀況大致上都穩定,就可以拉長到半年;半年也穩定的話,再兩年之後,會進行每年一次的追蹤。回診追蹤是非常重要的,別等到不舒服時,或問題拖到不能再拖時,才找醫師搶救,這是很重要的定期追蹤保養的觀念。其他植牙相關手術,如引導骨再生術或是鼻竇增高術等,因術式不同也會需要注意避免拉扯擠壓傷口、避免感冒或是用力擤鼻涕、打噴嚏等動作,手術前後請務必再與牙醫師確認。

植牙後保養-術後需知

  1. 遵照醫囑服用藥物,請勿自行更改或擅自停藥,避免傷口感染。
  2. 應準時複診讓醫師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  3. 術後三天內,口內傷口血塊新生,較為脆弱,應盡量避免過硬和纖維性食物。建議以流質飲食為主,並多補充維他命C及營養食品。
  4. 植牙手術後的一週內,應避免劇烈運動,減少血液流動增加的情況,避免摩擦及碰撞的機會。
  5. 拆線前,手術區不可使用牙膏和牙刷,避免勾到縫線拉扯到傷口。
  6. 為使植牙健康長久,植牙牙齦部分的清潔是重點,建議使用軟毛牙刷、牙線、牙間刷,更推薦使用電動牙刷及沖牙機加強清潔,保持植體周圍組織的潔淨與健康。
  7. 保持充足的睡眠與休息,維持口腔健康,並把植牙當作真正的牙齒般愛護。

植牙後保養-植牙會蛀牙嗎?什麼是植牙悶痛

植牙完成後,由於假牙及牙根所使用的材質特殊,並不會再度蛀牙,但是假牙周圍的牙齦還是有可能得到牙周炎,此時便會造成雖然沒有蛀牙,牙齦卻異常悶痛的情形。植牙者的口腔如果沒有保持清潔,牙根周圍的牙齦還是會堆積細菌,造成「植體周圍發炎」、牙肉萎縮、或者掉牙,因此定期回診、保持口腔清潔都是避免植牙悶痛的必要手段。

但植牙還是可能會出現後遺症
1.植牙傷口感染:
植牙手術需要切開牙齦造成傷口,而口腔內的細菌非常多,在手術完成初期有可能會造成發炎情形,此時只要定期回診,請醫師清潔、消毒傷口便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
如何避免:通常只須要遵照指示服用抗生素,注意清潔就可以盡量避免傷口感染。

2.引發鼻竇炎
牙醫師在處理上顎植牙時,若稍有失誤,鑽穿至鼻竇腔,就很有可能造成鼻竇炎的狀況,或是引發植體脫落。面對這種危險因素就有賴於牙醫師的專業度,在術前評估階段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鼻竇增高術,以降低危險。
如何避免:輕微的鼻竇炎通常在術後服用抗生素即可改善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微創植牙對民眾來說,無不是一大福音。但是並不是每一位病患都適宜採用微創植牙的方式來植入人工植牙,是否適合採用微創植牙方式則要與醫師討論並經醫師評估來衡量!微創植牙除了植牙過程所開刀的傷口大小不一樣,以及手術療程有些許不一樣之外,微創植牙與一般人工植牙並無大異處。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體質與口腔狀況,並且盡量符合患者需求,替患者執行最適宜的人工植牙手術。

微創植牙的特色

微創植牙是較新型的人工植牙方式,但與一般人工植牙基本理論沒有太大的差異。微創植牙與一般人工植牙差別於微創植牙的傷口較小,病患不會流太多的血,也不會因為人工植牙傷口太大而不舒適。並且,微創植牙讓病患能夠快速達到人工植牙效果,採用微創植牙手術只要大約10~15分鐘即可完成單顆植牙手術,而且微創植牙手術傷口較小、癒合較快,疼痛時期較短;微創植牙手術也因為傷口較小幾乎不用縫合。微創植牙一般又稱為「不翻瓣手術植牙」,微創植牙能讓傷口範圍小,幾乎不太會流血,術後患者的腫脹、不適感也降低很多,傷口癒合快速。 優點是傷口小、流血少,並且植牙速度快。

4D微創植牙-安適準

為了讓醫療進入更臻細緻精密的境界,台灣許多牙醫診所特別引進造價高昂、高階4D電腦導航系統,細密掃描口腔結構。您只需拍攝一次電腦斷層,透過軟體就可以看到您口內的骨頭狀況,如此一來溝通更加清楚有效!醫師會透過螢幕影像、成像清晰的4D立體全口影像,為您詳細解說目前口腔遇到的問題,以及植牙計畫,包括植體預計要植入的位置和角度,讓您對接下來的療程,清楚明白。

微創植牙的好壞-大多取決於設備的功能

牙醫師進行植牙手術就好像建築師蓋房子一樣,有些房子地基穩,可以用預鑄工法縮短施工時間。所以近幾年,現在很多家醫院提出提出「快速微創植牙」來縮短病人等待骨癒合的時間。所以擁有一台先進的設備是很重要的,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而安適準就是可以讓微創植牙更為容易成功快速的設備。植牙最後是保養,再美再堅固的房子也要好好保養,人工植牙也是一樣,若是你沒有天天勤刷牙與定期檢查,就算再好的植牙也都無效,因此,植完牙後,一定要依照指示保養,才是延長植牙使用年限的不二法門。

什麼人不適合微創植牙

  • 骨床骨頭不足的患者
  • 系統性疾病患者(高血壓 / 心血管疾病 / 糖尿病)
  • 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
  • 肝腎功能不佳患者
  • 凝血功能不佳患者
  • 免疫功能不全患者

延伸閱讀

植牙好嗎?植牙問題大解析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敏感性牙齒,敏感性牙齒是生活上常見的問題,在喝冰冷飲料、食用酸性食物、甜食,以及刷牙,甚至使用牙線的時候,牙齒會有突發性的尖銳疼痛,往往是因為琺琅質受損的緣故。琺琅質作為牙齒第一道防線,如果受損神經末梢就會暴露出來,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感。因此,當牙齒接觸某些食物和特定溫度時,牙痛就會不請自來。

敏感性牙齒的原因

  1. 刷牙習慣:如果刷牙太用力,或使用硬毛牙刷,琺瑯質可能會因此磨損,進而導致象牙質外露和牙齦萎縮。
  2. 牙齦萎縮:牙周病患者,常飽受牙齦萎縮和齒質外露之苦。
  3. 牙齦炎:牙齦發炎可能會造成牙根暴露。
  4. 裂齒:牙菌斑的細菌可能會填滿裂齒的縫隙,造成齒髓發炎,而有些情況會導致膿瘍,甚至感染。
  5. 磨牙:這種習慣可能會磨損琺瑯質。
  6. 牙齒美白產品:這些產品透過刺激性化學成分,去除牙齒上的汙漬,但也可能同時去除琺瑯質。
  7. 牙菌斑堆積:牙菌斑是由細菌,混雜唾液、食物殘渣和酸性物質組成的,積累愈多牙菌斑,可能意味著口腔衛生做得不充分,同樣容易造成敏感性牙齒。
  8. 長期使用漱口水:一般市售的漱口水,都偏酸性,這些酸性物質可能加劇敏感性牙齒,進而損害齒質,若需要使用漱口水,建議選擇含中性氟化物的漱口水。
  9. 酸性食物:這類食物可能會腐蝕琺瑯質。
  10. 牙齒手術:專業洗牙、清除牙结石、牙冠置換手術、牙體復形手術等,都可能誘發敏感性牙齒,但大多時候,敏感的狀況在四到六週後,會自動消失。

敏感性牙齒怎治療

如果醫師認定是敏感性牙齒後,除了配合治療外,做好日常口腔護理是關鍵。改用抗敏感牙膏是最重要的第一步,一般牙膏不含舒緩敏感性牙齒的專業配方,只要選對牙膏並且配合正確刷牙習慣,就能幫助改善牙齒敏感疼痛問題。 第二,牙刷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。因敏感性牙齒很脆弱,牙刷刷毛必須透過專業圓磨處理,配合軟硬適中的刷毛設計,避免刷牙時造成琺瑯質磨損或牙齦傷害。最後別忘了牙線與漱口水能幫助口腔的深度清潔,齒縫與牙齦溝是牙刷不易清除的死角,牙菌斑很容易在此堆積造成牙齦問題、牙齦萎縮。定期使用牙線和漱口水能更全面做好口腔護理。

敏感性牙齒的平時保養

第一點: 先改用「去敏感牙膏」

牙齒會敏感的原因有許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牙本質小管暴露。

第二點: 使用溫水刷牙

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,就是用跟體溫接近的溫水漱口,避免牙齒接觸過多的刺激,用溫水讓牙齒舒緩。

第三點:注意刷牙力道

刷牙方式不正確或是有牙周方面的疾病,甚至老化等原因都可能會造成牙齦萎縮。另外牙齦萎縮也是引起敏感性牙齒的主要原因之一,萎縮的牙齦會讓原本被牙齦包覆的牙本質外露而產生敏感的現象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確刷牙這件事情聽起來很簡單,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每天刷牙、要三餐飯後刷牙,不然就會蛀牙、會口臭、會得牙周病、牙齒會爛光光,每半年還要洗牙一次,才能確保牙齒健康。理論上刷牙是大家每天要做的事,那這麼多人的牙齒跟牙周有問題是怎麼回事?所以有幾點事項就要注意一下,正確刷牙時間有對嗎?正確刷牙方式有對嗎?牙膏跟牙刷選擇有對嗎?

正確刷牙方式-為了牙齒健康要認真刷牙了

正確刷牙方式是要使用牙刷、牙線和牙間刷把牙齒的每個面都清潔乾淨。尤其是晚上睡前刷牙最為重要。因為睡覺時口水分泌比較少,自清的作用比較差,若有殘存食物殘渣,會更增加細菌的養分來源。口腔內的細菌種類數目龐大,這些細菌吸附在醣蛋白成份後,黏附在牙齒表面上就形成「菌落」。而細菌也會靠口水養份生存繁殖,通常在刷過牙後的幾小時內,細菌又會開始會再度累積,因此牙菌斑形成和吃東西有關但非絕對相關。

牙齒內、外側刷法:牙刷以45度角放在牙齒與牙齦交接處,即是「牙齦溝」的位置,短距離來回輕輕的刷。

前牙內側區:將牙刷拿直,緊貼牙面一顆顆上下刷

牙齒咬合面刷法:輕輕的前後刷約10次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什麼是疱疹性齒齦炎?它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,而且多半是由「你」或「親人」將病毒傳染給小孩!由於疱疹性齒齦炎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,疱疹性齒齦炎是一種由「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」所引起的疾病,侵犯的位置主要以口腔為主。此疾病好發於6個月到5歲的孩童,但年紀較大的孩子甚至大人都可能受到感染,只不過大人感染的症狀較輕微,因為他們多半在小時候都曾感染過此病毒。

疱疹性齒齦炎的4個症狀

疱疹性齒齦炎疾病潛伏期最長可達兩週,好發於6個月到5歲的孩童,但年紀較大的孩子甚至大人都可能受到感染,疱疹性齒齦炎痊癒後,其實病毒不會真的消失,而是躲進身體的神經節裡面,等到將來抵抗力較弱時,例如嚴重偏食、熬夜、壓力大等等,就再跑出來作亂囉!但再次發作通常不會那麼嚴重,嘴邊破洞也就是這樣來的。疱疹性齒齦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小兒口腔黏膜病,經常伴隨感冒或流感而來,其症狀輕重不等:起初口腔破皮,病童伴隨高燒、食慾不振、哭鬧,疑似感冒反應,服用退燒藥後發燒仍持續,少數會出現頸部下顎淋巴腺腫大。 接著口鼻與下巴開始會起水泡,口內多處均患瘡腫,牙齦發炎,一碰就流血,最後可能導致嘴巴劇痛而無法進食、口臭、脫水。

疱疹性齒齦炎該如何預防

  1.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,在接觸年幼孩童前,一定都要用肥皂或抗菌洗手乳仔細洗手,降低病毒傳染的風險。
  2. 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、漱洗器具、毛巾、共享食物等,也要避免用咀嚼過的食物餵食小孩。
  3. 平日確保孩童均衡飲食,充分攝取六大類食物的營養素,增強免疫力。
  4. 當感冒或流感盛行期間,應盡量減少帶年幼者進出公共場所,如不得以必須前往,最好戴上口罩,事先避免飛沫傳染,回家後也要督促孩童注意清潔,勤加洗手。
  5. 已有感冒症狀或嘴破者,避免親吻孩童。

要如何區分疱疹性齒齦炎跟腸病毒

疱疹性齒齦炎:水泡出現在嘴巴靠前面的地方,包括嘴唇、牙齦、舌頭、頰黏膜前半部,比較看得到的地方,有可能散發出惡臭味。發燒天數長,斷斷續續可能持續一個禮拜,牙齦持續有水泡潰瘍,一直處在發炎狀態,會紅腫出血,所以病程拖的較長,病程完全好大約兩個禮拜。

腸病毒:家長都有聽過疱疹性咽峽炎,就是在形容腸病毒的症狀,主要在喉嚨雙側出現小水泡,因為有水泡,以前才會取名疱疹性咽峽炎,但也因為這個名稱而容易被誤解,其實它不是疱疹性病毒引起,而是克沙奇病毒造成。

兩種疾病第一時間在發燒階段並不容易診斷,通常等到第2、3天後出現水泡和潰瘍才能鑑別診斷,就像玫瑰疹一樣,剛開始多只是發燒,後面才會出現疹子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齲齒是什麼?其實就是蛀牙,主要是四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包括細菌、食物、宿主和時間。引起齲齒最主要的細菌是變異型鏈球菌及乳酸桿菌,他們會附著在牙齒表面,分解口腔內的碳水化合物以產生自身所需的養分,但同時也產生酸,酸會造成牙齒的去礦化、脫鈣、軟化,進而出現了蛀洞。而什麼是奶瓶性齲齒呢?三歲以下的小孩子所發生的嚴重蛀牙,我們常稱之為奶瓶性齲齒。最典型的型態是蛀牙發生於上顎前牙。而父母都會等到牙齒嚴重時,才會帶小孩就診。

齲齒是什麼呢?齲齒是怎樣發生的

齲齒是什麼, 很多網友都會上網查,很多人都聽過蛀牙,卻沒聽過齲齒,那齲齒是什麼因素發生的呢?
1.細菌

致齲菌分為兩種,一種是革蘭陽性球菌,另一種是產酸菌屬。前者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產酸,侵襲牙齒,導致牙齒脫礦,後者可破壞有機質,使牙齒形成齲洞。常見的產酸菌屬包括變形鏈球菌、放線菌屬和乳桿菌。

2.食物

食用粗糙的食物有一定的自潔抗齲作用,食用粗糙的食物不易產生較豐厚的牙菌斑和積聚較多的酸,從而不易形成患齲病的條件。而精製食物中蔗糖的含量較粗糙食物多,糖進入牙菌斑,而牙菌斑內的致齲菌使糖發酵,形成各種的酸,這些酸在牙面停留時間較長,將牙齒硬組織溶解破壞而產生齲病。在牙齒發育期間、兩餐之間及臨睡前吃糖更為有害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牙周病如何治療?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牙周病。首先來認識一下牙周病,牙周,指的就是牙齒周圍的組織,亦即支持牙齒穩固的組織,包括了牙齦肉、牙周韌帶、使牙根附著於牙槽骨的纖維、牙糟骨、牙骨質覆蓋於牙根表面的鈣化組織, 能使牙周韌帶附著其上,這四種組織有了毛病便稱為「牙周症病」,俗稱牙周病。

牙周病如何治療-牙周病形成的原因有哪些

  1. 全身性因素:荷爾蒙失調如懷孕、營養失調如維他命b缺乏、代謝疾病如糖尿病、血液疾病如白血球增多症、藥物刺激、遺傳因素、心理情緒問題等等都會造成牙周組織變化,而導致牙周疾病。
  2. 局部刺激因素:口腔衛生不良,造成食物殘渣、牙菌斑、牙垢、煙垢、牙結石等刺激物引起,或者由於牙齒治療不當,使鑲補充填物直接刺激牙周組織,且造成口腔清潔死角 ,食物殘渣積留,刺激物孳生,導致牙周病變。
  3. 局部功能因素:口呼吸導致牙齦太乾燥,常用舌頭推牙齒使牙周組織鬆動,咬牙(磨牙)使牙周組織負荷過重,牙齒排列不整產生咬合性傷害、因牙齒治療不當 、鑲補充填物之形態不對、咬合高度不對、與鄰牙接觸點不良等,都會令牙周組織受傷。口臭、牙齦紅腫易流血、常生膿包、咬合酸痛無力 、對溫差敏感、牙齒動搖等,都是牙周疾病的徵兆。

牙周病如何治療-長期抗戰3步驟

第一階段治療:牙周病的基礎治療

①   洗牙:把全口牙齒牙根周圍的牙結石清除。

   牙根整平術 (又稱:牙齦下牙菌斑及牙結石刮除術):針對受到牙菌斑侵犯的牙根表面,以牙周刮刀伸入發炎牙周囊袋內部,將附著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刮除,讓牙根表面恢復乾淨。

  去除有問題的補綴物:口中邊緣呈現不密合、缺損的補牙材料,例如:假牙牙冠牙橋、補牙齒的樹脂、陶瓷嵌體…等。除了可能導致牙齒再蛀牙,也易有牙菌斑堆積造成牙周病,所以醫師會將其移除並再重新填補。

  雷射:以雷射輔助牙周治療,將細菌清除以利牙齦恢復健康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牙菌斑刷不掉真的會很苦惱!但很少人認識牙菌斑。牙菌斑是微小的細菌,在牙齒上聚積而成。生物膜是遍布整個自然界、類似薄墊的黏性微生物群落。它們團結合作確保彼此的生存,往往很難去除。有趣的是,牙菌斑生物膜由超過數百種口腔細菌構成。除引起輕度至重度牙齦問題外,牙菌斑細菌也可將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酸,牙齒琺瑯質受酸侵蝕,而逐漸導致蛀牙。

牙菌斑刷不掉會有什麼影響-1

牙菌斑形成的主因是日常口腔衛生工作沒做好。未能遵循有效的口腔清潔方法,會導致細菌黏附在牙齒和牙齦表面。隨後,細菌繁殖並開始形成一個嵌入防衛基質中的複雜三維結構。這種基質可使牙菌斑生物膜不受外力攻擊,且往往很難去除。口腔清潔工作沒做好,就會形成牙菌斑,而牙菌斑是細菌的安樂窩,不但會導致蛀牙、牙齦炎,若患牙周病,得到心肌梗塞、中風等疾病的機率比較高。但會產生牙齒疾病的狀況如下

1.牙結石
長期沒有被清除的牙菌斑會和唾液內的鈣及其他物質結合,一邊堆積一邊從內側開始變硬,不久之後,就整個變成像石頭般粗糙的牙結石,且成形後,就無法再用牙刷來去除。牙齦底下沈積的牙結石容易造成更多牙菌斑堆積,是造成牙周病惡化的主因,同時也會引發難聞的口臭。

2.牙齦炎
牙根、牙縫容易卡住食物殘渣,往往是牙菌斑群聚壯大的部位。當牙菌斑的勢力變得龐大,便會侵襲鄰近的牙齦組織,造成牙齦紅腫、肥厚,但痛感並不明顯,所以患者在初期多不自覺,有些患者是刷牙時發現牙齦出血,求診牙科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牙齦炎。此時期若能及早治療,並徹底改善口腔衛生,牙齦炎是有機會痊癒的。

牙菌斑刷不掉會有什麼影響-2

3.牙周病
牙周病是牙齒週圍組織(包含牙齦齒軟組織以及齒槽骨與牙周韌帶)的病變,它會造成牙齦萎縮、腫脹、長膿?、流血,齒縫變大,牙齒搖搖欲墜且咬東西時酸軟無力等。而除了牙齒地基動搖引發的掉
牙危機外,另一項令患者困擾的是,牙周病的患者常有牙齦和牙齒間剝離形成囊袋,每每進食後食物殘渣容易掉入囊袋,在其中發酵並助長細菌滋生,而使患者發出濃厚的口臭,有時甚至引發囊袋膿腫、發炎等情形。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調查顯示,台灣9成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或輕或重的牙周病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缺牙怎麼辦!?很多人都會想說,只缺一兩顆牙而已,不用大驚小怪。但其實缺牙如果不重視,反而會帶來成本更高的後果!缺牙不但影響美觀,影響咀嚼,更會導致其它的身體狀況。所以缺牙怎麼辦呢?不用想太多了,直接趕快評估一下讓那顆缺牙補起來,或找醫生詢問,為自己找到最佳解答!

缺牙怎麼辦-缺牙帶來的影響

1. 牙齒傾斜、食物殘留
牙齒原本是整齊地排列在牙弓上,顆顆緊緊相依相扣,但因牙弓上少了1顆牙齒,兩旁的牙齒便會往缺牙的空洞擠壓移動,造成齒列紊亂,周邊的牙縫間隙變大。牙縫中容易堆積食物殘餚,不易清理,蛀牙或牙周病等很容易因應而生,未來若要重建,必須先將傾倒的牙齒扶正,並解決蛀牙及牙周病問題,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補牙。

2.「對咬牙」過度生長,影響咀嚼
缺牙的時間久了,缺牙部位的對咬牙(上方或下方牙齒)會過度萌出,容易造成咬合干擾及顳顎關節病變,影響咀嚼與發音功能,這就是為何有人缺牙講話會「漏風」的原因。部分民眾因咀嚼效率降低,無法進食,長期飲食不均衡易致營養不良,增加全身性疾病發生機率。

3. 咬合重心偏移,臉歪又顯老
如果缺太多牙,民眾往往會把咀嚼移往另一邊,長期下來,加重單邊牙齒負荷的結果,便容易造成單側肌肉肥大,顳顎關節疼痛,嚴重時甚至造成臉部形狀扭曲不對稱,嘴角下垂,易顯老態,甚至肩頸痠痛等不適症狀。

缺牙怎麼辦-缺牙一定要植牙嗎?

不管是因為根管治療、外力受傷、牙周病、先天缺牙等各種原因導致缺牙,都建議盡早處理, 以免牙齦及齒列因長期擠壓、萎縮,導致日後治療更不易且花費更大,還可能藏汙納垢導致更多疾病,夜長夢多,得不償失。但依據年齡、缺牙狀況等,建議的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,常見的治療方式為:牙橋、活動假牙、植牙這三種。 所以到底哪種才適合自己呢?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拔智齒注意事項是很多人所關心的!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痛苦的回憶,ptt及各大論壇的網友都紛紛表示,疼痛、腫脹的不適感不只會影響進食,還會影響心情與生活,但拔智齒真的有這麼可怕嗎?接下來就跟著本文一起了解拔智齒的常見問題、拔智齒後遺症及加速復原的方法,相信在深入了解之後,就不會那麼害怕拔智齒了!

拔智齒注意事項1-智齒一定要拔嗎?

拔智齒注意事項,首先就得先探討智齒該不該拔掉了!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,當然要趕快拔除,但是,若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,也需要拔嗎?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,造成更大的後遺症,站在防範於未然的預防角度,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,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,而且是愈早拔愈好。拔除智齒在青壯年時拔掉比較好,因為在20歲之前,牙根尚未完全長好,骨頭也還未硬化,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,智齒比較容易拔除,手術傷口較小,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、疼痛的後遺症。一般人年過30歲之後,骨頭開始變硬,此時下顎智齒的牙根,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鉤,這時才要拔下顎智齒,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,術後的腫脹、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,所以,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、腫脹了,才急著要就醫拔牙。

拔智齒注意事項2-拔智齒會痛嗎?

拔智齒其實不會痛,因為在拔牙前,醫師會先施打麻藥,現在醫療進步,所以免緊張。

拔完後注意五件事將讓你更快復原:

1.冰敷:術後可冰敷拔牙那一側的臉頰,幫助傷口止血。
2.不要漱口:24 小時之內不要漱口,也不要做激烈運動,以免加速血液循環,將不易止血。
3.別吃刺激的食物:禁吃油炸、太辣、太燙等刺激食物。
4.不要熬夜:熬夜會讓身體修復變慢,正常作息才能加速傷口恢復速度。
5.別用吸管:使用吸管時,吸管與口腔的壓力差更容易使得血塊脫落,再次出血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家都會使用牙刷跟牙線,但牙間刷卻比較少聽到甚至連用沒用過。其實牙間刷在清潔牙齒的使用上是非常重要的,那牙間刷用法為何?牙間刷使用時機是何時?這邊就跟大家來說明一下,讓大家更了解牙間刷用法牙間刷使用時機點!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81-1024x683.jpeg
 
牙刷與牙間刷用法要正確使用

牙間刷用法要用對,讓牙齒保持清潔

牙齒有五個面要清潔,其中鄰接面只能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。牙周病患者因為牙縫比較大,因為牙周病的牙齒在鄰接面處由於牙齦退縮及牙根外露,此處牙根的形態變異性很大,有時會有明顯的凹陷,因此一般牙線無法完全清乾淨。牙間刷用法是用來清潔相鄰牙齒間的食物殘屑外,它更重要的功能是清除相鄰二側牙面上的牙菌斑。牙間刷用法非常簡單,動作只有簡單的一種方式,就是將牙間刷送入牙縫,緊貼一側的牙面,做前進後退的動作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做前進後退的動作時不可用力。否則,牙齦很容易受到傷害,而牙間刷也很容易報廢。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患者的前牙反咬一直困擾著他,且不斷惡化,前牙反咬就是下顎的牙齒咬在上顎牙齒的外面,這樣的咬合會造成咀嚼或發音時造成咬合干擾,進一步造成不正常的齒質磨耗,牙齒會隨著時間越變越短或缺角,加上齒間擁擠、擠壓,會變得清潔不易、容易蛀牙、產生牙周病變

另外像骨骼性前牙反咬(天生)的患者往往得於成長期結束後接受正顎手術的治療,才能同時調整臉型外觀以及齒列咬合,對多數患者來說,不管是生活上帶來的不便,或是外觀上的影響,前牙反咬都是他們亟欲擺脫的牙疾。也因此前牙反咬矯正治療除了是一種治療方式,更是一門藝術!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咬合不正矯正的話會很麻煩嗎?咬合不正是許多人會遇到的問題,它意思是牙齒排列不整齊,這可能會造成口腔的相關疾病。口腔內的牙齒,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沒有任何擠壓或間隙,也沒有牙齒不整或是歪斜等問題。所以正常情況下,上排牙齒應該會剛好覆蓋住下排牙齒,而上下排臼齒也能剛好吻合對齊。

咬合不正為很多人所苦
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牙痛起來可是要人命,小孩牙齒痛常常發生在許多家庭,很多新手爸媽也常常為小孩牙齒痛而非常煩惱,小孩牙齒痛發生在牙科診所營業時就還好,但如果是半夜或診所放假呢!這時可是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了。所以教導孩子舒緩牙齒疼痛方法或者大人自己都可以學起來歐!

(小孩牙齒痛別緊張,用對方式照顧小孩牙齒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文章標籤

5413牙醫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